公務作為法律講座 明顯區分圖利或便民 – 天天上新聞

公務作為法律講座 明顯區分圖利或便民

〔記者吳宗義/嘉義縣報導〕公務員在執行職務時,常常有難以區分「便民」與「圖利」之界線的狀況,陷於只要有圖自己或他人利益者,即有觸法之疑慮,造成公務員自設框架,遇事推諉而不敢勇於任事,使得行政效率無法提昇,造成國家整體競爭力的障礙,也影響鎮政之創新及研究發展。

 

甫上任二個月的大林鎮代理鎮長葉和平鼓勵公所團隊積極任事,但秉持尊重專業、愛護員工的理念,為保障員工及鎮內包括里長、社區理事長等於執行公務時,能以法為保障,更順利完成工作,因此請政風室於日前舉辦了「圖利與便民」法律講座,與會者相當踴躍,包含里長、社區理事長、公所員工及社區民眾等約近百人,講師謝宗憲以深入淺出的分析討論,講授一場精彩的法律課程,讓大家受益良多。

 

本次講座由水上地政事務所政風室主任謝宗憲主講,謝主任為侍奉住在嘉義水上的父親而放棄台大學業及高職等公證人職務,選擇留在家鄉求學及工作,其孝行及勵志故事是除了法律知識的分享外,同樣啟發人心的能量,因此葉鎮長表示;選擇講師當然要以「家人」為優先。

 

謝主任於課程中,仔細分析「便民」與「圖利」相關界線,也以實際案例宣導加強公務員法治觀念,並強化預警機制,建立大家正確法律認識,避免誤觸法網。同時為讓與會者了解「聯合國反貪腐公約」,也以「從Z風暴電影認識聯合國反貪腐公約」為主軸,藉由講座賞析引導及互動式的有獎徵答與議題討論,以生動活潑方式,探討Z風暴電影中有關賄賂、保護證人及檢舉人、洗錢、反貪腐專責機構、窩裡反條款、財產來源不明、旅轉門條款及政府財政透明等重要廉政議題,引導參加人員知悉並認識反貪腐公約。因民眾反應熱烈,講師還加碼分享許多民法親權、債權、物權實例,3個小時課程毫無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