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電影70年 台中市新聞局辦白克導演特展
(記者黃秀卿報導) 台中市政府新聞局6日起於市政大樓惠中樓一樓舉辦「白克導演的一生」特展,展期至7月29日止。新聞局長卓冠廷表示,白克導演擁有「瘋女十八年」、「龍山寺之戀」等代表作品,是台灣當時炙手可熱的導演,無奈遭白色恐怖迫害,結束年僅50歲傳奇人生;透過這場特展,除緬懷其貢獻,也鼓勵台灣影視業者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努力創作。策展人洪維健導演表示,特展展示白克導演的工作照、電影海報等,可讓民眾進一步認識白克導演的貢獻。


導演白克1945年自中國大陸廈門隨國民政府來台,在台灣各地拍攝紀錄片與台語電影,是台灣電影先驅之一,卻在戒嚴時期被冠以「海外通敵」罪名,關押兩年後遭處決。


新聞局卓局長表示,白克導演的犧牲嚴肅而偉大,因為他的捨身,使白色恐怖的歷史成為教材;錯誤的歷史不能重來,政府現正推動轉型正義,期待透過白克導演的特展,讓世人看見史實。
策展人洪導演表示,白克導演的電影主題多為倫理、愛情、社會悲喜劇,誠實地報導鄉土社會常民生活;尤其白克導演不常在「台灣好萊塢–北投」拍片,常深入中南部拍攝現地實景,為中南部留下難得的紀錄。白克導演對台語片的貢獻卓越,希望透過特展,讓中部民眾進一步認識他。


新聞局表示,1914年出生於廈門的白克導演,1945年10月抵台拍攝「台灣省受降特輯」新聞片,之後成立「台灣省電影攝製場」,以敘事影像紀錄台灣戰後歲月,包括228事件時拍攝的「白崇禧部長蒞台重建新台灣」特輯。此後籌拍「黃帝子孫」及叫好叫座的台語電影「瘋女十八年」、「龍山寺之戀」。無奈因其鋒芒畢露,得罪當局,1962年中秋節次日以「海外通敵」罪名在家中被捕, 1964年2月22日遭槍決身亡。
「白克導演的一生」特展自即日起至29日,每週一至週五上午8時至下午5時30分,在台中市政府台灣大道市政大樓惠中樓一樓展出,歡迎踴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