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軟人資暨產學趨勢論壇 提出新科技培育新人才措施

(特派員陳致愷報導)
因少子化、高齡化因素,臺灣人力、人才都將出現缺口,為拓展加工出口區廠商人力資源,促進多方交流合作,提升企業競爭力,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加工處)今(8)日於高雄軟體園區舉辦「2015高雄人力資源暨產學趨勢論壇」,提出新科技發展對企業人才培育上的因應措施,及佈局延攬國際人才策略等議題進一步探討。
本次論壇特別邀請中山大學楊弘敦校長、日月光公司周光春副總、華泰電子公司李俊寬副總、台積電公司張進益副處長、華東科技公司顏榮男協理,以及人資小周末社群創辦人盧世安等專家大師與會座談,林岱樺立法委員及黃昭順委員助理也特地出席參加,南部地區近80家企業代表、逾160人齊聚一堂,交流十分熱絡。
加工處黃文谷處長表示,目前我國經濟產業結構急需升級轉型,而人才正是帶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也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加工處扮演園區產學合作平臺角色,積極推動多元人才培育,串聯產官學研訓各界資源,結合園區人資主管聯誼會活動,及人資社群交流平臺(Facebook、Line)等虛實互動模式,深入掌握區內廠商人力需求,並鼓勵企業投入中長期產學合作,向下扎根高中職端,申請運用政府資源共同規劃實務導向學習課程專班。以今(104)年度為例,加工處已成功促成產學合作開設37案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有效解決人力供需失衡及縮短學用落差等問題。
林岱樺委員則表示,高雄地區幅員廣大,產業聚落眾多,走訪基層常有廠商朋友反應土地、水、電及人才供應等問題,尤其是近幾年人才招募有益加困難趨勢,需要政府關心及重視;希望藉由今天論壇更深入瞭解業界的心聲與需求,協助政府研提更實質到位的產學合作政策,及找尋解決人才招募問題好的解方。
本次活動由華東科技顏協理專題演講「新科技發展對企業人才培育上的因應措施」,以華東公司產學合作的豐富經驗,提出新科技培育人才的寶貴建議。而人資小周末社群盧世安創辦人,亦針對企業如何因應當前人力資源管理挑戰,加強鏈結產學培育在地跨領域創新人才,及佈局延攬國際人才策略等議題進一步探討,藉由人資領域專家的實務經驗與成功案例,激發在場每位區內廠商、人資夥伴的新思維。
加工處表示,透過論壇現場活絡的交流互動,希望能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加工處秉持「廠商需求在那裡、加工處服務就到那裡」的服務精神,將持續瞭解區內廠商的需求,致力媒合產學合作,協助企業加值人力資源、投入創新研發,並提供更優質的加值輔導服務,提升企業競爭力,並促進園區產業升級轉型,帶動經濟發展。
圖:陳致愷翻攝